主营业务

纳米药物合成(递送)

各类形式纳米药物设计

纳米药物是指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药物制剂,具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设计特点和优势。

纳米脂质体

由两亲性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设计关键在于聚合物的亲疏水比例和分子量,以调控胶束的大小、载药量和稳定性。比如,设计具有刺激响应性的纳米胶束,能在特定的环境条件(如 pH 值、温度、酶等)下实现药物的快速释放。

金属纳米粒

如金纳米粒、银纳米粒等。设计时考虑纳米粒的尺寸、形状和表面性质。例如,金纳米粒可以通过表面修饰抗体实现肿瘤靶向,同时利用其光热转换特性进行光热治疗。

聚合物纳米粒

通常由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制成。设计要点包括聚合物的分子量和组成,以及纳米粒的表面修饰。例如,通过在纳米粒表面连接特定的配体,如抗体或多肽,实现主动靶向给药。

无机纳米材料

如二氧化硅纳米粒、碳纳米管等。在设计中要注重材料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例如,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可以通过调节孔隙大小和表面功能化来控制药物的负载和释放。

纳米胶束

由两亲性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设计关键在于聚合物的亲疏水比例和分子量,以调控胶束的大小、载药量和稳定性。比如,设计具有刺激响应性的纳米胶束,能在特定的环境条件(如 pH 值、温度、酶等)下实现药物的快速释放。

纳米囊泡

类似于脂质体,但具有更复杂的结构。设计重点包括囊泡壁的组成和厚度,以及内部隔室的设计,以实现多药共载和顺序释放。

配体衍生

纳米药物配体衍生是指对纳米药物载体表面的配体进行进一步的化学修饰或改造,以实现更特定的靶向功能、增强药物输送效果或赋予其他特殊性质。

常见的纳米药物配体衍生方法包括:

连接特异性靶向分子

例如抗体、多肽等,这些分子能够与病变细胞或组织上过度表达的受体特异性结合,提高纳米药物到达靶向部位的准确性和效率。

多功能化修饰

在配体上同时连接多种不同功能的分子,如同时具备靶向、成像和治疗等功能,以实现诊断治疗一体化。

调整配体的化学结构

改变配体的官能团、分子量、亲疏水性等,从而优化其与受体的结合能力、体内稳定性或药代动力学特性。

聚合物修饰

利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对配体进行修饰,改善纳米药物的生物相容性和体内降解性。

引入刺激响应性基团

使配体具有对特定环境刺激(如 pH 值、温度、酶等)的响应性。在特定条件下,刺激响应性基团发生变化,导致纳米药物的释放行为发生改变,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

协同作用配体衍生


将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配体进行组合衍生,以产生协同效应,提高纳米药物的疗效。

物质合成

例 1: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纳米材料要满足各种应用的环境,必须进行表面改性修饰。

无机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如超 小四氧化三铁,氧化锰,氧化铪,稀土纳米颗粒,量子点等),聚合物纳米材料(聚苯乙  烯,PDMS,聚乙烯,两亲聚合物  组装体),转水修饰(多种转水方 式可供选择,聚合物包覆,配体  交换等,以满足各种尺寸的要求),官能团衍生(氨基、羧基、 炔基、叠氮、DBCO,以满足各种 偶联的需求)。

功能模块添加

纳米药物功能模块的添加旨在赋予纳米药物更多样化和特定的性能,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应用范围。

常见的纳米药物功能模块包括:

成像模块

1.荧光标记:如量子点、荧光染料等,可用于实时监测纳米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过程。

2.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如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能通过 MRI 清晰显示药物在体内的位置。

靶向模块

1.抗体: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或病变组织表面的抗原,实现主动靶向。

2.适配体: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短链核酸分子,可引导纳米药物精准到达靶点。

刺激响应模块

1.pH 响应:在肿瘤等酸性环境中发生结构变化,促进药物释放。

2.温度响应:在特定温度下改变药物释放速率。

3.光响应:在特定波长的光照下触发药物释放。

治疗模块

1.光热治疗剂:如金纳米棒,在近红外光照射下产生热量,杀伤肿瘤细胞。

2.光动力治疗剂:如卟啉类化合物,在光照下产生活性氧,发挥治疗作用。

生物相容性模块

1.聚乙二醇(PEG)修饰:减少纳米药物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延长其在体内的循环时间。


联系我们

提交表单后,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 18616878414

| 18616878414
| wdd@anburui.onaliyun.com

| 上海浦东新区商城路800号606室U座

合作伙伴

首页
复制微信
拨打电话